2021年7月17日以来,河南省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全省大部出现暴雨、大暴雨,强降水主要集中在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郑州、焦作、新乡等10地市出现特大暴雨,灾情异常严峻。其中,7月18日18时至21日0时,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累积平均降水量449毫米。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mm,相当于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约等于将317个西湖倒进了郑州。7月末,汛情未止,新冠疫情又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灾情和疫情,淮河校区大学生积极组织和参加抗洪战疫志愿服务活动。
7月31日,淮河校区2020级会计专业2班郭东生积极参与筹备成立抗洪战疫青年志愿服务团。线上,组织兄弟高校大学生进行学业辅导、心理咨询、老人陪伴等志愿服务,截止8月20日,服务团605名志愿者携手帮扶448人。从抗洪到战疫,服务团的努力获得了共青团河南省委等有关方面的高度认可,学习强国、中国青年报、凤凰新闻、今日头条、信阳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线下,郭东生积极参与值班卡点一线工作,认真做好过往人员健康码的排查以及街道商店的登记工作等。


郭东生志愿服务感悟:绽放青春,强国有我。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使我有能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当中,疫情防控,与爱同行,疫情无情、人间有情,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时代赋予的责任与担当,相信我们一定会打赢抗灾战疫战斗,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志在心中,愿在行动,我尽微薄之力,不负青春,不留遗憾!
2020级会计专业2班潘嘉鹏每天早上在所在县区南大街居委会值班点进行卡点检查,对过往的行人进行体温测量并登记,下午在家进行河南抗洪战疫志愿团线上志愿志愿工作,为需要志愿者帮助的人群或值班点寻找合适的志愿者并号召更多的青年加入青年志愿服务工作。


潘嘉鹏志愿服务感悟:我在线上和线下的志愿工作中结识了许多志愿者。他们都怀着一颗炙热的心在工作。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也让我更加坚定参加志愿服务的初心,虽然我们的岗位普通、平凡,但是在灾情疫情面前,我能毫不畏惧、无私奉献!
2020级学前教育1班樊冰主动报名参加当地核酸检测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录入大量检测者信息,为守护共同的美好家园贡献自身的青春力量。线上,为抗洪战疫家庭需要辅导的孩子解答学习上的困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樊冰志愿服务感悟:身为一名河南人,家乡遭遇重重困难,洪水泛滥时我没能到现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当看到招募志愿者时,我认为自己有时间和能力参与,便迫不及待地加入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志愿服务,我深切地感受到“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事情,而不是一味的当享受者”积极奉献社会的志愿服务真谛。
2020级英语教育专业4班李爽在抗洪战疫期间,线上,积极参与河南省抗洪战疫青年志愿服务团,细心为孩子们提供学习辅导;线下,为做好从外地中高风险分地区返乡人员的登记排查监控工作,和办事处干部们一道深入小区,排查返乡人员的情况,每天往复的实地走访、绿码查询、电话摸排、数据收集、材料审批报送,不仅坚守在值班卡点一线,还走进社区对广大居民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李爽志愿服务感悟: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仁重道远。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诚应以心声与行动证明自我,在学校的培养和社会的关注下,矢志不渝地去奋斗去追求,以时代谱写青春之歌,热血青春,不负韶华。请党放心,抗疫有我,一呼百应,绝不退缩,我们必定时刻准备着,听从召唤,贡献志愿力量!
自8月1日起,2020级英语教育专业4班张继苇在做好自身防护,努力保护好自己,不给国家添乱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协助中华社区居委会做好疫情防控,发放口罩、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等基础工作。落实到去帮助过往老人扫码登记、测量体温,提醒老人小孩戴好口罩做好防护、记录来往人员的各项信息指标、保证绿码通行坚决从严执行、提醒群众“一米”线,不拥挤不聚群。虽然在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居民的不理解不配合等各种状况,但是一声声“辛苦了”“谢谢你”就又给了她继续踏着朝阳追着暮光的力量,最终圆满完成有关部门交付任务。


张继苇志愿服务感悟: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我突然明白,许多时候,我们执着于梦想,以为远方才有风景,但其实,最美的风景,往往就在身边。在这段志愿服务经历中,我接触了很多战斗在基层一线的志愿者,朝霞与夕阳下,那闪着光的红袖章,他们的事迹感染着我、鼓舞着我、激励着我,给了我无限的动力,让我坚定我要坚持下去提供力所能及力量的决心。我自己从事的都是一些细微的工作,但是我相信千千万万志愿者充满爱心的小举动一定会汇聚成战胜疫情等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
2021年8月29日,河南省连续14天无新增新冠病例,疫情趋稳, 封闭封控区域全部解除,工作学习生活回归。但“解封”不等于“解防”,淮河校区师生正严格按照有关要求井然有序为开学返校做准备。